分享好友 化工资讯首页 化工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985高校宣布,本科转专业全面放开!(附55所知名高校转专业要求)

2022-12-19 23:45510admin

据吉林大学教务处12月15日消息, 吉林大学本科生集中考核转专业将全面放开转出限制

据介绍,吉林大学本科大一大二年级都可以报名参加转专业,而且不再限制转出比例,学校不再组织统一的笔试考试,报名的同学只需要参加所报名专业组织的考核即可。学校会将所有接收转入的学院分成两个批次,学生在每个批次的30多个专业里可以有序选报三个志愿专业,大一不成大二再来,最多可以有报12个专业的机会。
对大学生们来说,转专业成功几率大大增加。

转专业,成“救命稻草    

每年高考,各高校在不同省份的招生名额并不相同,有些省份分配到某个专业的名额仅为个位数甚至是没有。考生们为了考取心仪的高校,在保证稳妥的情况下,经常会选学校而忽略专业,甚至因为“服从调剂”而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转专业,就成为不少学生转换到自己喜欢专业的机会
早在2005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就提到: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2017年,教育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转专业更加明确: 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 ;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不得转专业。学校应当制定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办法,建立公平、公正的标准和程序,健全公示制度。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需要适当调整专业的, 应当允许在读学生转到其他相关专业就读

然而,多年来,各大高校转专业的门槛,始终不低。 多数高校在转专业政策上,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较高的要求,必修课成绩在年级专业排名前20%、前10%甚至更靠前才有机会转专业。甚至还有高校规定,申请跨学科大类转专业的学生在转业后需进入低一年级学习,且学生需承诺放弃系内推研资格、放弃当年奖学金评选资格等。
很多高校采取严格的转专业限制,实行“ 高分转低分 ”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企图通过从分数线较低的专业转入热门高分专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高校行动,自由转专业    

 
近年来,不少高校完善转专业制度,转专业的自由度越来越高,甚至零门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是我国较早允许自由转专业的高校。2013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启动全校专业选择及中期分流工作,根据该校的相关 规定,中国科大本科生在校期间有3次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学校表示,“百分之百”满足学生选择专业的需求。 中科大四 年内均可转专业 :本科生进校一年后,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重新选择专业;在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中期分流,部分有接收条件的院系公布接收计划,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申请,接收院系遴选录取;三年级的时候,学生可在学院内调整专业,四年级可以调整专业方向。

图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年7月, 浙江大学 本科生院正式发文,从2016年起浙大为学生在 大一到大三期间提供3次转专业机会。与以往的转专业政策相比,增加了大三的转 专业机会。浙大招生处表示,除了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方式入学的学生外,其他所有在校生都可以申请转专业,但通过提前批次入学的考生只能在该批次专业中转专业。

浙江工业大学 也提供3次转专业机会。根据浙工大《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校内转专业实施细则(试行)》,学生在第二、三、四学期,若符合专业准入条件,可在全校范围内申请转专业。

浙江工商大学 更是 允许新生报到时就互换专业,只 要找到愿意互换专业的同学,同时双方父母同意,就可以转到心仪的专业就读。为了使得信息更好的交互,新生报到当天学校还会专门设立“互换专业咨询点”。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等高校也曾在招生宣传中提到该校实施了转专业申请“零门槛”制度。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正成为越来越多高校的承诺。

此外,近几年, 全国多所高校实行完全学分制 ,与目前仍是主流的学年制不同,完全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前提,以学分和绩点作为学生学习的质和量的计量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为毕业标准,采用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为灵活的过程管理方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打破学年学分制的时间和内容刚性,赋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权

由于完全学分制下课程的多元化、大类专业的流通性、课程自主学习的付费制等特点,使得学生在选课方面的自主性变大、大类专业之间的选择壁垒进一步破除,“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现象普遍出现。同时,高校在转专业方面的“不设限”“零门槛”制度也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浙江财经大学 在浙江省内首推完全学分制下的专业准入准出制度,打破了以往相对固化的专业修读和培养模式,构建自由灵活的专业转换“立交桥体系”。“准入”机制把专业选择权交给学生,各专业(类)公布准入门槛,达到准入要求即可申请进入该专业(类)修读,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准出”机制鼓励交叉、融合跨类修读多个专业,把毕业选择权交给学生,达到某一专业的准出要求即可申请从该专业毕业,学有余力的学生符合多个专业准出条件的,可以自由选择毕业专业和辅修专业,允许更灵活的毕业路径。

专业“冷热不均”,如何调节    

 
虽然申请转专业不设门槛,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但很多学校之所以没有放开转专业,主要还是担心——学校的“好专业”“优势专业”可能会令大家挤破脑袋,而很多冷门的专业,可能会出现大批学生转出去的情况。随之而来的可能是 高校撤销冷门专业,造成学科专业结构不均
对比,部分高校开始对转专业规模进行收紧。
2021年11月, 中国农业大学 发布《关于规范本科生涉农专业转专业的若干举措》, 合理控制全校转专业规模,设置涉农学院净转出上限 。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涉农学院净转出人数一般不得超过当年学生数的35%。如学生申请转出人数超过35%,本科生院及时与转出学院、目标学院沟通,调控涉农专业净转出人数。同时减少学生转专业志愿数量,学生转专业志愿学院由两个减为一个,引导学生在申请前做好理性决策,降低学生填报志愿的随意性。

图源: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

无论是严格限制转专业,还是无门槛自由选择专业,转专业制度确立的前提是学生对专业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认知。转专业带来的专业人数调整随之导致的专业增加和撤销,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高校学科特色和专业结构稳定平衡,这是高校仍需持续探索的问题。

部分高校转专业政策汇总    

转专业的门槛+形式        

 

多数高校转专业的情形包括:

1. 成绩优秀者;

2. 在现有专业学习困难或达到学业警示、学业留级条件,转入其他专业更有利于其继续学习者;

3. 个别学生因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隐瞒既往病史入学者除外),经学校指定医院检查证明确属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4. 非本人原因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5. 因学校专业调整,必须对相关学生转专业的;

6. 参军退伍学生、休学创业学生在复学时希望转专业的;

7. 在某专业领域兴趣浓厚、十分突出的。

但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转专业在资格上有多种限制,包括 年级、绩点、成绩排名、高考选科情况 等。通常而言,高考录取时不同批次的专业之间也无法互转。不同高校的约定各不相同,基本存在几大门槛:

转专业的三大门槛

第一是对成绩有要求。比如有的学校会规定,只有平均学分绩点在同专业同年级学生的前10%的学生才可以申请转专业。

第二是转入转出的专业人数有限制,这里面涉及学院之间的协调问题,经费往往是按照学生人数来划拨的,这造成了学院把学生也视为资产,要严防他们流失。这时候学校一般会做协调,例如规定本专业同年级少于60人,转出人数在10%以内。

第三是多数高校对转专业的年级有限制。大一且已经入学满一学期的学生正值转专业高峰,进入大二后则增加了不少限制,大三可转专业的高校寥寥无几,但仍然存在大学四年皆可纵横各专业的高校。

转专业的四种形式

不同学校的规定会有很大的差别。大部分高校对转专业都要明确的要求及限制,如必须要提出申请、要通过相关测试与面试、即使考核合格也还要受到名额限制等。

①零门槛

有些学校对转专业没有太大的限制,只要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申请,学校审查通过就可以。有些可能会适当控制转专业的人数,和热门专业的人数。

②低门槛

有一些学校对转专业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不挂科,或者成绩排名在多少名以内等。这些门槛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达到,如果你们真的有转专业的决心的话,达到这些要求是比较简单的。

③高门槛

有些学校会对转专业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比如要求专业成绩在排名在30%之类的,还会严格限制转专业的人数,严格限制热门专业的人数,比如规定各学院接收转专业人数控制在全年级学生总人数的5%—10%之内。所以,要转专业的学生即使考核合格,也还要面临名额的竞争。在这些学校,成功转专业的都是学霸。

④不能转

当然,也有些学校,或者是部分专业的学生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

如中央财经大学《关于做好2022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

其他有明确约定限制转专业的情形,按约定的转专业范围执行(1.保送录取的 外语类保送生 ,入学后不得转至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2. 艺术类考生 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学习;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 专业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方向的考生,不能申请转专业)。

中央财经大学关于做好2022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截图自中央财经大学官网)

如果大家有转专业的需求,一进校的时候,就要找自己的辅导员打听相关政策,做好准备。

特别要注意的是,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是无法互转的,很多学校还规定文科类专业也不能转到理工类、医学类专业。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些具体的政策,同学们一定要了解清楚。

版权申明 以上内容由网友或网络信息收集整理呈现,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下载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删除。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流域水环境团队博士后招聘启事
课题组简介:流域水环境整治绿色技术与装备团队是由1名中科院院士,1名国家杰青,2名国家优青和1名海外优青等国家级人才组成

0评论2023-02-07364

汽轮机冲转暖机结束的标志到底是什么
汽轮机的启动是一个不稳定的加热过程,进行合理经济的启动就是寻求合理的加热方式,使启动过程中机组各部分热应力、热变形、胀差

0评论2023-02-07581

超冷极性分子、不平衡拓扑系统、量子微波光子学、铁电斯格明子 | 本周物理讲座
我们如何理解宇宙? | 科学公开课‍1 Understanding and controlling the loss

0评论2023-02-07315

天体物理理解的进步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作者韩超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 理论物理所科研动态和综合新闻的发布;理

0评论2023-02-07346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痕量化学物质感知方向招聘公告
一、招聘专业 材料、物理、化学、精仪相关专业,理论和实验相关方向均可。 二、招聘对象及支持政策享受研究所 “ 丝路人才计

0评论2023-02-07490

必看 | 2023复工复产落实“四不伤害”24条提示及反“三违”警示学习,对号入座.....
在工作之前一定要三问: 一是问问自己这样做安全吗? 如果你认为这样做安全了, 二是问一问一起工作的同事这样做安全吗? 三

0评论2023-02-07874

安全生产百错图【视频讲解】你的安全意识过关吗?
<iframe allowfullscreen="" class="video_iframe rich_pages"

0评论2023-02-07249

已致超3000人遇难!土耳其地震最新情况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2月6日,土耳其一天内发生两次7.8级地震,截至目前已导致土耳其和叙利亚超3000人遇难。地震已造成土

0评论2023-02-07214

【一轮通知重磅发布】2023(第十八届)青岛国际水大会&水展
注:板块及分会场不定期更新中,请以会议正式通知为准。会议亮点01中国政府高端打造,全球各地行业组织共同支持02云集全球

0评论2023-02-07491

浙江工业大学王红宇课题组CEJ:可见光催化的Fe(VI)-Ti/Zn LDH体系高效降解水体微污染物的机制研究
以下文章来源于Environmental Advances ,作者王红宇课题组Environmental Advanc

0评论2023-02-07817